特朗普称正在商谈分割乌克兰土地

发布时间:2025-04-02 07:11:19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南宁市夜场KTV招聘男模无任务日结-教育委员-+Q:-:4397301:-:底薪5000-10000以上,可日结/周结/月结,详情咨询了解:-:{“这是你的想法还是AI的想法?”在一场交流活动的总结环节,语文特级教师、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看着一位青年教师用AI做的PPT,好奇地问。他试图知道,作者对这份PPT总结贡献了多少。 这位青年教师解释,他们把分组讨论实录输入到AI工具中,生成了PPT总结。“核心思想是我们的,AI做了内容整理,并制作了这份PPT予以呈现。” 这是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一场围绕人工智能话题的教育沙龙,也是著名教师李镇西发起的李镇西博士工作站第五期学员的例行研修活动。2016年,李镇西在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的支持下,成立了李镇西博士工作站,专注于教育研究,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来自不同中小学校、幼儿园的40多位青年教师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主题,分成6组,讨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公平、教学应用、学生能力培养、教师角色、乡村教育以及未来与展望。 把讨论的主题聚焦于人工智能和教育,源自李镇西用AI写文案的一段经历。今年春节旅行期间,李镇西拍了一段视频,尝试着用当下流行的AI工具配了一段文字。 “文案没太大问题,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李镇西说。出于好奇,他又做了一个实验,想知道人和AI到底谁写得更好。 他找出自己20年前写的一篇散文,又选了4种AI工具分别写一篇同题作文,随后把5篇文章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让网友们猜哪篇是他写的。 “大家一下就猜对了。”李镇西说,“网友们一致的意见是:这篇有人味儿。” 这段经历让李镇西觉得,有必要在工作站和青年教师们讨论一下人工智能的话题。“这不是赶时髦,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 在这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中,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小组总结。老师们分享了很多AI应用的场景,讲到AI带来的诸多便利和AI在教育领域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同时很多老师也表达了困惑。 有青年教师认为,AI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也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教师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青年教师尝试着把文本制成动画或者谱写成歌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参与度也更高。很多老师认为,借助AI,实现了精准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作为从教数十年的退休教师,李镇西对AI也持开放态度。他举例说,回到100年前,要是一个孩子不会打算盘,家长们肯定痛心疾首,可是今天谁还在用算盘呢? 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的留言中,李镇西注意到,有的教师把AI的应用当作一门信息技术课程,有的甚至认为又多了一门课,增加了教学负担。“这是不对的。”李镇西说。他希望老师们热情拥抱AI。 李镇西认为,用好AI能把教师从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但他同时提醒,不能把AI当作简单的教学工具。“教育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那么教育工作者肯定会败给AI。” 那么,教师该如何跟AI相处呢?在讨论中,很多老师达成了共识。青年教师苟雅茹说,AI时代,获取书上已有的知识变得快速简单,但是对于教育来说,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共同适应时代,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未来人才。”苟雅茹说。 青年教师张宏伟说,AI无法取代教师的“人性化角色”――比如情感支持、价值观引导、对学生心理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课堂中随机应变的互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育的核心仍是“育人”――培养完整的人。 “AI能为班主任写学生评语吗?”在分享中,李镇西以班主任工作为例,向台下的青年教师发问。 “能,又不能。”他自问自答。 随后,他展示了自己用AI工具写评语的案例:请为一个成绩很差、行为习惯也很差的学生写一段评语;请为一个胆小内向、心地善良但成绩很不稳定的单亲家庭学生写一段评语;请为一个性格内向、成绩中等但很善良的学生写一段评语…… “AI写的都是类型化的,用不上。”李镇西说。 随后,他又向青年教师们展示了自己过去为学生写的评语。在一段段评语中,李镇西用个性化的语言给每个孩子写了独一无二的点评。他提到了一个孩子的座右铭“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说她像路遥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的主人公;他用一篇长长的打油诗,点评了一位男生在过去一个学期的表现,并提醒他加强锻炼:“若无健壮身,状元算老几?” “这是AI写不出来的,这样的评语只有人才能写。”李镇西说。 李镇西向青年教师们引述了陶行知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他说,幸运的是,人类在精神层面的价值还没有被AI替代,教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灵魂。当通过AI帮助人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教师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育人”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31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