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蓝
11天,行程逾4万公里,出席近40场双多边活动,达成60多项合作文件……这串数字,勾勒出习近平主席近年来路途最远、持续时间最长、活动安排最丰富的一次出访。这些天,人们不断回味着今年元首出访外交的精彩收官之作,深入思考着这次重大外交行动的深远意义。
从秘鲁到巴西,从多边会议到国事访问,跨越山海,习近平主席的拉美之行,掀起了一场令世界印象深刻的“中国热”。最高规格的礼遇,热情洋溢的笑容,匠心独具的安排……展现的是各方同中国深化交流、推进合作的共同意愿,昭示的是国际舞台上日益上升的中国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从利马到巴西利亚,国事访问的难忘瞬间,传递着拉美人民对中国的深情厚谊——当“从钱凯到上海”随着一声“开港”成为现实,当巴西艺术家在欢迎仪式现场唱响中国经典歌曲《我的祖国》,拉美这片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大陆,因为习近平主席的到访,又一次进入友谊与合作的“中拉时间”。
从APEC会议到G20峰会,两张与会各方的大合影,折射出今日中国的世界坐标——亚太大家庭的“全家福”时刻,习近平主席紧邻着主办方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站在“C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的再聚首,巴西打破排序惯例,将习近平主席请到合影中间区域。东道主不约而同的安排,展示着对中国领导人的敬重、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同。
利马会议期间,智利总统博里奇专门随身携带西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当面请习近平主席在扉页签名留念;里约热内卢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治理机构改革”等议题发表的讲话,在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多位外国政要向中国代表团询问可否分享讲话稿外文版……
“中国热”,源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的中国作为、中国胸襟、中国担当。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心系天下的中国情怀、解答难题的中国方案,让国际社会对“世界之中国”形成愈发深刻的理念认同、情感认同。
拉美之行期间,除了出席APEC会议和G20峰会、对秘鲁和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之外,习近平主席还同10多位外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其中,既有美国和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也有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周边国家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领导人,还有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领导人。从大国,到周边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会见都在中国代表团“主场”进行。
“美中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仅事关两国人民,也事关世界的未来”“德中加强沟通合作至关重要”“英中持久强有力关系对于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日中经济合作潜力巨大”“韩国视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澳中关系在包括贸易在内的各领域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从外方领导人的表态中,人们看到当历史又一次走到十字路口,各方同中国加强沟通、探讨合作的普遍意愿。
将时间轴拉至全年——贯穿春夏秋冬,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重要团组纷至沓来,五大洲的朋友和伙伴不约而同地将中国作为出访目的地。习近平主席的外事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元首外交引领,从“主场”到“客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中国热”早已成为国际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新挑战、新变化层出不穷,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是其中的突出特征。“中国热”的背后,是国际社会对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所展现的稳定性、确定性的高度认同,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现代化提供的广阔机遇的由衷热情。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拉美之行期间所指出的:“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人类。”“中方欢迎各方继续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同中国经济共同发展,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努力。”
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回望习近平主席今年以来的出访足迹,从5月欧洲之行讲的“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到7月中亚之行讲的“关键要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从10月喀山之行讲的“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到11月拉美之行讲的“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人们看到了、感悟着中国不畏浮云遮望眼、携手各方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历史自信、历史主动。
未来两年,两个“主办权”花落中国:一个是时隔7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2025年再次在中国举行;一个是时隔12年,中国将于2026年又一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还有近年连续举办的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消博会……中国将继续迎来四海宾朋。
以中国智慧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以中国发展助力世界现代化,以更具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的负责任大国担当,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世界将会见证:历史长河中“中国热”澎湃涌动,合作共赢的故事精彩纷呈。
策划:张晓松
主笔:刘杨
视觉:朱思明、张树志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172的河村勇辉比191的郭艾伦强在哪里?
- 11月15日王者荣耀×名侦探柯南联动正式上线,你对此有哪些评价?
- 猪为什么是蛇的天敌?
- 你是如何理解著名的无限多个自然数之和等于负十二分之一的?
- 如何看待宝蓝锐评「LPL十个教练有两个懂游戏就不错了,全是搞关系和表演的那种」?
- 如何看待李庚希凭借《我们一起摇太阳》获得第37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00后金鸡影后?
- 《王者荣耀》亚运纪录片《今年二十二》已开启点映,看过的观众如何评价这部影片?
- 如何评价大冰?
- 学生上台指责学校「有钱建草堂没钱修宿舍」,官方回应已成立调查组,如何看待此事?
- 职场中通过「开会」能真正解决问题吗?如何有效「开会」?
- 假如你救人的初始成功率为0%,但每次救援结束可以增加1%成功率,该如何使用这个能力?
- 天舟八号搭载「月壤砖」发射升空,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对我国航天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 印尼为何让东帝汶独立了?
- 汉朝初期选择黄老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有没有受到刘邦约法三章影响?
- 电视剧《小巷人家》究竟如何?你会选择推荐吗?
- 《原神》6.0版本就是至冬了,制作团队会去俄罗斯取经吗,会不会有俄罗斯的大牛参与进来共创内容?
- 汉朝初期选择黄老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有没有受到刘邦约法三章影响?
- 反诈老陈说当年辞职皆因「冲动没看透自己」,最看不起现在的自己,怎么看待他的「看透」和「看不起」?
- 成龙呼吁大家到电影院看电影,认为在家会降低观影质量,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 假如现代非洲的版图是这样,能发展得比现在好吗?
- 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终究还是泡沫」?
- 《再见爱人4》第六期中麦琳第一次选择离婚,李行亮麦琳最终可能离婚吗?
- 《巴黎圣母院》都讲了什么?
- 中铁七局再发声明对记者致歉,项目分部经理等5人就地免职,事件暴露出哪些问题?
- 《石壕吏》中提到了士兵的家书,是否反应了中国古代底层百姓也有一定识字率?
- 吉利战略大整合,极氪和领克合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调整?
- 没有冰箱的时候,居住在热带的人是不是从来没见过冰?
- 2024广州车展开幕首日,有哪些新车与新技术值得关注?
- 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终究还是泡沫」?
- 本届珠海航展有哪些令你「眼前一亮」的展品?你还发现了哪些有槽点的神奇装备?
- 如何评价游戏《黑神话:悟空》,是平庸,及格,佳作,还是神作?
- 科研和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 紫金矿业针对哥伦比亚政府发起仲裁,后续将如何发展?其海外版图不断扩张,应如何加强风险防控和应对措施?
- 如何看待《最终幻想16》的PC版销量仅28.9万套?
- 科研和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 中铁七局再发声明对记者致歉,项目分部经理等5人就地免职,事件暴露出哪些问题?
- 反诈老陈说当年辞职皆因「冲动没看透自己」,最看不起现在的自己,怎么看待他的「看透」和「看不起」?
- 电视剧《小巷人家》究竟如何?你会选择推荐吗?
- 《再见爱人4》众多嘉宾共情麦琳,要李行亮理解麦琳,是在「情感霸凌」李行亮吗?
- Faker五冠王意味着什么?
- 人生可不可以重头再来?
- 学生上台指责学校「有钱建草堂没钱修宿舍」,官方回应已成立调查组,如何看待此事?
- 人生可不可以重头再来?
- 中铁七局再发声明对记者致歉,项目分部经理等5人就地免职,事件暴露出哪些问题?
- 如何看待李庚希凭借《我们一起摇太阳》获得第37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00后金鸡影后?
- 珠海撞人致35死案嫌犯被批捕,他将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电视剧《小巷人家》究竟如何?你会选择推荐吗?
- 常州规定献血100次可免费吃自助,血站称有80多人符合条件,这个献血频率会影响健康吗?
- 第37届金鸡获奖名单公布,雷佳音、李庚希分获影帝、影后,你对各奖项归属满意吗?
- 职场中通过「开会」能真正解决问题吗?如何有效「开会」?
- 24-25赛季NBA杯小组赛西部B组湖人120:115马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如何评价廖凡、朱珠主演的电视剧《宿敌》?
- 《魔兽世界》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任务是什么?
- 常州规定献血100次可免费吃自助,血站称有80多人符合条件,这个献血频率会影响健康吗?
- 如果高考把物理升格为主科,英语降成副科,是否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 如何看待横店群演时薪由15元降到13.5元?这个收入属于什么水平?
- 成龙呼吁大家到电影院看电影,认为在家会降低观影质量,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 电影《胜券在握》拍得如何?值得推荐吗?
- 外卖员建议不要点黄焖鸡,个别商家用冷冻肉和僵尸肉配菜不洗,什么是僵尸肉?对健康危害有多多大?
- 家里小孩最近非常喜欢天体物理,该怎么珍惜、引导孩子的这份喜欢?
- 24-25赛季NBA杯小组赛西部B组湖人120:115马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如果高考把物理升格为主科,英语降成副科,是否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 如果高考把物理升格为主科,英语降成副科,是否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 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首次采取分级制,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都说现在的教师难做,到底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