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之霜
时间:2024-12-16 06:22:57来源:海西新闻网责任编辑:之霜

之霜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清水一泓,沿渠北上,极大缓解了中部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765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上图);参加通水仪式的嘉宾在北京品尝了来自丹江口的水(下图,拼版照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以不同方式提出明确指示,要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库容339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堪称北方用水地区的“大水井”。十年来,为保护好水源,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分别成立“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和设立“护水员”公益岗位,常态化在丹江口库区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库岸巡护等工作。

  2024年10月28日,丹江口市清漂队队员在库区进行清漂作业。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石鼓镇鞍子垭村志愿者在玉皇顶码头水域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石鼓镇鞍子垭村志愿者在玉皇顶码头水域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2024年10月28日,清漂员在丹江口水库作业(无人机照片)。

  2024年11月28日,清漂志愿者在南阳市淅川县鹳河流域城区段作业。

  同时,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空、天、地、水”守水防线全方位在丹江口库区筑牢。通过高空卫星、无人机、环库岸线摄像头、地下雨污管网内的监测仪等设备,工作人员能实时监测库岸线安全、非法垂钓、危化品运输等情况,重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情况也一目了然。

  2024年10月30日,丹江口市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执法队员在操作无人机。

  2024年12月8日,位于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的机巢式无人机准备起飞。

  2024年11月28日,在淅川县鹳河流域城区段,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工作人员记录采样水质情况。

  2024年11月28日,在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进行水质监测。

  保护库区也改变着当地的生产方式,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既保住“产值”,也提升“颜值”。

  2024年12月8日,湖北农发(丹江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鱼池放水。品质调控车间内的尾水经过四级沉淀池后排入生态塘净化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2024年12月8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柳林村拍摄的共享牛舍。共享牛舍可以将耕牛集中管理,避免村民将耕牛散养污染水体。

  2024年12月8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柳林村拍摄的垃圾分类处和塑料资源回收点。村民可将新旧塑料制品带到此处换成环保生活日用品。

  2024年10月27日,在丹江口市拍摄的污水处理厂(无人机照片)。利用光伏电站,厂区通过清洁能源驱动污水处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11月24日在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八仙观村拍摄的茶园(无人机照片)。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在总书记的指引下,人人都是“守井人”已成为库区百姓共识,理念革新、科技赋能,也让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高水平轨道。

  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

  2024年11月29日在南阳市淅川县拍摄的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记者:王晔 肖艺九 伍志尊 郝源

  编辑:毕晓洋 虞东升 许睿

  新华社摄影部、湖北分社、河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