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蕾
12月1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来华出席“1+10”对话会的10家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
正值年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走向,举世关注。从这场重要会见,我们领悟了三个重要信号。
■ 信心——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举足轻重。中国经济今年表现如何、明年推动经济发展有什么打算?这是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聚首北京,想要同中方交流的主要议题之一。
面对各方关心,习近平主席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情况特别是中国近期出台的系列重要举措,指出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方有充分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就在会见的前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会议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一经公开发布,短时间内就收到国内外各界迅速、积极、显著的回应。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锚,中国的发展始终同各国发展紧密相关。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世界各国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并相信中国将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引擎作用。
值此关键时刻,中国最高领导人会见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表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本身就是一种面向国际社会的“预期管理”,对整个世界经济而言意义重大。
■ 恒心——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当前形势下,如何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和可持续增长之路,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习近平主席这场会见的一个重要议题。
“各国经济各有各的难处,应该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相互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而非挑战,相互把对方当作伙伴而非对手”“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分享更多发展红利”……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众行致远。中国人常说的“道”,蕴含着中国的世界观、价值观。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会见中提及的“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都是攻坚克难的大道、正道。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专门谈到共建“一带一路”。10多年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同各方行大道、共发展。一路走来,多少风风雨雨,从来一往无前。上周,也是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讲得很坚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从座谈会强调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到这次会见讲的“钉钉子”精神,都体现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恒心。变幻不定的世界,中国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恒心,正是人们心中确定性的来源。
■ 决心——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联想到近来国际上发生的种种,人们都在感叹中国领导人作出的“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预见性。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今天,也有许多人重读习近平主席2017年初在达沃斯、日内瓦发表的历史性演讲,从中寻求作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启示。
“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违背历史潮流和经济规律,不会有赢家”“中国将始终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决维护好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中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2024年末的这场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清晰表明中方对发展中美关系的一贯原则立场。
“创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支持知识、技术、人才跨国流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确保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行大道的中国,正在通过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
习近平主席这场会见,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纵使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对自身经济发展韧性与潜力的信心不会改变,同各方共行天下大道、共创人类命运与共未来的恒心不会改变,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决心和定力不会改变。
策划:张晓松
主笔:冯歆然
视觉:朱思明、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射箭怎么体现出宽容?
- 《地下交通站》里的人为啥都说现大洋,而不是直接说大洋?
- 深圳一中学回应强制学生剪寸头,称「利于专注学习,非硬性要求」,为何大多中学都提倡剪短发?出于哪种考量?
- 24-25赛季英超英超第12轮曼城0:4热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石达开为什么负气出走?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
- 李行亮在《再见爱人》中要跟麦琳求婚,怎样看待他的选择?他和麦琳的感情真能甜蜜扭转吗?
- 感觉自己明明阅读量在增加,表达能力反而愈来愈差了,这是为什么?
- 深圳一中学回应强制学生剪寸头,称「利于专注学习,非硬性要求」,为何大多中学都提倡剪短发?出于哪种考量?
- 射箭怎么体现出宽容?
- 24-25赛季NBA常规赛勇士94:104马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洲际导弹能打到任何地方,为什么还需要轰炸机?
- 对于用顺手的下属,老板总是安排其做这做那,哪怕不是他负责的工作,也让他去完成,你是当事人会咋办?
- 悬疑剧《白夜追凶》第二部《白夜破晓》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 11月23日中国足协杯决赛,上海海港3-1击败山东泰山,如何看待这场比赛?
- 请问十年之内河南有可能会变成亚热带气候吗?
-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们肯拼命加下行带宽,却对上行严防死守?
- 史书上有哪些让你动容的小人物?
- 《英雄联盟》1V9,但是初始额外2W金币,能打赢吗?
- 德云社人事变动,郭德纲徒弟烧饼担任副总,这样调整会给德云社带来哪些长远影响?烧饼有相应的能力吗?
- WTT福冈总决赛男单决赛,王楚钦4-0战胜张本智和,夺得男单冠军,这场比赛双方表现如何?
- 谷歌聊天机器人让人类去死,是技术缺陷还是算法设计?AI「失控」是因为产生自主意识了吗?
- 蒋凡此前精力集中在海外业务,他出任后电商事业群CEO之后,阿里会在跨境电商持续发力吗?
- 如何看待近年来「服务型游戏内容化、内容型游戏的服务化」这一趋势?
- 对于用顺手的下属,老板总是安排其做这做那,哪怕不是他负责的工作,也让他去完成,你是当事人会咋办?
- 美高官称如发生核交火,美方希望保留部分核武库以威慑潜在对手,如何看待美方这一言论?
- 洲际导弹能打到任何地方,为什么还需要轰炸机?
- 秋招面试时被问「如果你的意见和上级不一致,你会怎么做」?该如何回答?
- 熟悉历史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封建诸王?他没有注意到汉初的教训吗?
- 如何给孩子解释「星星为什么会一闪一闪亮晶晶」?
- 石达开为什么负气出走?真的带走了几十万精兵?
- 如何给孩子解释「星星为什么会一闪一闪亮晶晶」?
- 24-25赛季NBA常规赛勇士94:104马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黑神话:悟空》的庞大外包团队都展现了不凡实力,这是一种中国式游戏工业的「成功方法论」吗?
- 对于用顺手的下属,老板总是安排其做这做那,哪怕不是他负责的工作,也让他去完成,你是当事人会咋办?
- 对于用顺手的下属,老板总是安排其做这做那,哪怕不是他负责的工作,也让他去完成,你是当事人会咋办?
- WTT福冈总决赛女单决赛,王曼昱4比3陈幸同,夺得冠军,如何评价双方表现?
- 如何评价漫画家赤坂明(赤坂アカ)?
- 为什么有的动物用舌头喝水而不用嘴直接喝?
- 金融业过度发达会造成什么影响?
- 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她有哪些代表作品?你对她有哪些了解?
- 《黑神话:悟空》的庞大外包团队都展现了不凡实力,这是一种中国式游戏工业的「成功方法论」吗?
- 为什么ε-δ语言很像小学生比大小,很幼稚?
- 24-25赛季NBA常规赛勇士94:104马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24-25赛季英超英超第12轮曼城0:4热刺,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如何评价《崩坏:星穹铁道》黄金史诗PV:「翁法罗斯英雄纪」中的异位体角色?
- 为什么有的大学老师不热衷于评职称?
- 为什么有的动物用舌头喝水而不用嘴直接喝?
- 杨志自己设计的护送生辰纲的方式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错的?
- 杨志自己设计的护送生辰纲的方式是不是一开始就是错的?
- 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丁浩2:1战胜党毅飞夺得冠军,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如何评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控制学院、医学院等多个学院接连有学生申请助学金后高消费被曝光?
- 我原本想走科研,但现在家里出了事,家境不好,我对未来有些迷茫怎么办?
- 秋招面试时被问「如果你的意见和上级不一致,你会怎么做」?该如何回答?
- 为什么对古月方源的评价会两极分化?
- 马三立相声《吃饺子》里主角因为掌柜的不愿意赊他二斤白面,就当场唱丧歌恐吓掌柜的,这不是敲诈勒索吗?
- 如果在职场遇到,前面工作人,留下一堆的烂摊子,怎么处理?
- 如果SSD硬盘闲置很多年,内部数据会不会丢失?
- 烹饪中使用的哪些香料,让你感觉的这是「点睛之笔」?
- 詹姆斯这赛季都这么准了,为什么还没有人布置在三分线贴防老詹?
- 24-25赛季NBA杯小组赛西部C组勇士112:108鹈鹕,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如果我创立了一个公司,老板参与工作,与员工同工同酬,获得利润均分,会怎么样呢?
- 詹姆斯这赛季都这么准了,为什么还没有人布置在三分线贴防老詹?
- 网传保时捷工作人员拒付货拉拉司机600元运费还打人,保时捷回应「已道歉和解」,具体情况如何?
- 如果我创立了一个公司,老板参与工作,与员工同工同酬,获得利润均分,会怎么样呢?
- 跌破400万,2025考研388万人报名,连续两年报考人数下降说明了什么?哪些因素导致报考人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