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秋
青藏高原,万壑绵延。70年前,两条“天路”翻越崇山峻岭,形成巨大的“V”字,汇聚在拉萨,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壮怀激越的传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牢记殷殷嘱托,“两路”沿线干部群众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在不断改善的民生里,在高质量发展的脉动里,在愈加密切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两路”精神历久弥新。
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多条湍急的河流,2412公里的川藏公路北线在海拔300米到5130米之间跌陡转换。
横贯连绵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穿越茫茫戈壁、羌塘草原,1937公里的青藏公路全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两路”修筑里程之长、海拔之高、工程之艰巨,为世界公路史所罕见。20世纪50年代,张国华、慕生忠两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将军,一南一北,带领11万多筑路军民奋战5年,“背着公路”进西藏。
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在《雪域长歌》中曾写道: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姐姐、随父亲一起“出征”的3岁的小难,还未走到高原,便被肺炎夺去了生命。川藏公路,3000多位英烈用血肉筑成路基,平均每一公里就有超过一位筑路者牺牲。还有无数人因伤致残、积劳成疾……
今日拉萨河畔,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矗立在高原艳阳下,面前是川流不息的人来车往。
此情此景,让川藏公路沿路的所见所闻,化为充盈在内心的激动与感怀。
“川藏第一险”雀儿山。1951年的冬天,战士张福林在工地上检查炮眼及装药情况时,一块巨石忽然落下砸中了他的右腿和腰。深知自己伤势严重,他告诉卫生员不要为他浪费药物,叮嘱战友为他再交一次党费。这位揣着5包菜籽出征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在高原洒下希望的种子,便将25岁的青春留在了雀儿山下。
今天,从张福林牺牲的地方延伸出的公路已通向甘孜州最北端石渠县的扎溪卡草原深处。70多年前,草原上的父老乡亲为支援公路建设贡献了6000头牦牛。
如今,牦牛养殖仍是当地群众赖以为生的产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0万人的县2023年牧业产值超6.1亿元。
脱贫路与“两路”一样,凝聚着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它也与“两路”一样,写满忠诚和牺牲。
今天的扎溪卡草原上,人们念念不忘一个人。2020年7月,彝族汉子八足乌合跟随甘孜州色达县工作组奔赴石渠县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普查验收和监督工作。连续多日,他深入深山牧场,日夜鏖战,当年8月2日,因过度劳累、高寒缺氧引起颅内出血,生命定格在35岁。
有奋斗的地方就有牺牲,“两路”通车70年来,各行各业奋斗者前赴后继,许多人将生命留在雪域高原。他们与那些为筑路而牺牲的先烈一样,化为“天路”上盛开的格桑花。
70多年前,修筑“两路”的军民靠着简陋的工具,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踏上征程。
“山再高,没有我们的脚底板高;困难再大,没有我们的决心大!”2019年,99岁的十八军老战士魏克,曾努力挺直腰板,一字一顿地对记者这样说。2023年,103岁的他走了,留下厚厚的进藏日记,字字见豪情。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蹚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十八军文工团干事李俊琛曾如此回忆川藏公路的修筑。
今天,新一代的筑路人也在体会如此的艰辛。
隆冬时节,被誉为“康巴第一关”的甘孜州康定市折多山脚下,设计全长8500米的折多山隧道正在施工。隧道位于高烈度地震区域,目前正面临又软又脆且富水的“碳质千枚岩”的考验,不能爆破,也不能使用盾构机,只能用挖掘机一点点掘进。自2018年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已处理了几十次大变形和渗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不良地质博物馆!”蜀道集团项目经理侯小红感叹。
“海拔5000米,气温零下30摄氏度,开水沸点70摄氏度,我们的士气100摄氏度!”——张福林的战友杜琳如此回忆平均每公里路牺牲7位战士的雀儿山。
今天,筑路军民的拼搏精神也鼓舞着后来人。
唐古拉山口,青藏公路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109养护保通点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道班”。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达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由于养护路段穿越多年冻土地带,每年都会发生泥石流、雪毁、路面沉陷、网裂、纵裂等自然灾害和公路病害。养护工人巴布记得,一次唐古拉山突降暴雪,上百辆车堵在雪窝子中,进退不得。工人们彻夜忙碌,抓紧抢通道路。当他们返回驻地时,湿透的手套已冻在手上脱不下来。剥离手套时,双手鲜血淋漓,却毫无痛感。
一代代人的奋斗和坚守,让“天路”成为永不褪色的传奇。
今天,沿着川藏公路向拉萨行进,大大小小60多个隧道避开了初建时最危险的路段。车窗外,一个个铁路桥墩让人对将来更加便捷安全的进藏路满怀憧憬。
交通的提升没有止境。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指出,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牢记这一嘱托,西藏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截至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2.33万公里。过去十年,拉日铁路、拉林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全区铁路运营里程达1187.8公里。全区8座民用机场,178条航线,从拉萨出发,一日之内畅达全国。2023年,全区客运量1702.14万人,货运量5059.70万吨。
不断完善的交通网,托起西藏向高质量发展阔步迈进的步伐。
“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重要指引。
“两路”精神,正是在各族儿女为共同梦想奋斗的过程中诞生。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这首《洗衣歌》诞生于川藏公路上的小城巴塘县:70多年前,筑路的十八军战士在这里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0多位藏族青年追随“金珠玛米”(藏语:打破枷锁的战士)的队伍而去。
今天,“两路”如同长长的哈达,将各族同胞的心系得更紧。
青藏公路旁,海拔4600米的可可西里不冻泉保护站,“扎西超市”的女主人扎西德吉是往来旅客们心目中最热情的“阿佳拉”(藏语:姐姐)。20多年前,她跟随在可可西里管理局担任巡山队员的丈夫来到这里。每次巡山前,队员们都会先来这里辞行,狼吞虎咽地吃下她备好的饭菜,在她的目送中走进荒野。小店里常备着氧气罐和缓解高反的药品,她已记不清,这些年来有多少高反严重的旅行者在这里捡回一条命。
在等待与送别中,时光倏忽而过。从青藏铁路通车到盗猎藏羚羊枪声禁绝,再到三江源生态移民走向新生活……她从过往的旅人身上感受着高原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脉搏。
今天,“两路”架起发展的“金桥”,让高原离共同富裕的梦想更近。
甘孜州康定市塔公草原上,无论寒暑,游客络绎不绝,2023年,塔公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千万元。“摄影家天堂”新都桥镇,新一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宏键隔三岔五就会接到喝喜酒的邀请,在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吃旅游饭的小镇上,藏汉结合的“团结家庭”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1月到10月,甘孜州共接待游客4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贡嘎山、稻城亚丁、格聂之眼……正成为“天路”新名片。
今天,“两路”精神召唤更多人奔赴雪域高原,踏上建设美丽西藏的征程。
过去30年,近1.2万名干部人才沿着一条条新“天路”进藏支援西藏建设。“日光城”拉萨,“北京中学”点亮农牧区孩子的梦想;藏西阿里,陕西援藏医生帮助几近失明的老人重获光明与希望;藏东林芝嘎拉村,广东援藏干部带来的发展思路让“桃花村”的生活如花绽放……
甘孜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常年奔波在川藏公路上。作为全国文旅局局长中的网络“顶流”,他不光努力宣传家乡的山山水水,也一直致力于用短视频讲述红色历史。网络上,他以十八军战士形象拍摄的再现筑路历史的短视频,点赞超过260万次。“伟大的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感召力。”他感叹。
从自驾到摩旅,从自行车到徒步,今天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藏,人们总会在一些地方驻足,或放上一个苹果,或献上一朵路边的格桑花。峡谷中、高山下,致敬的鸣笛声如呜咽,如呼唤,久久回荡。“两路”精神的光芒,就这样穿透历史,照耀到每个人的心上。
领衔记者:张旭东
执笔记者:吴光于
参与记者:魏冠宇、刘洪明、王浡
视频记者:薛晨
摄影记者:沈伯韩、胥冰洁、王曦
海报制作:包雨刚
策划:张晓松
统筹:王薇、刘梓桐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 带着孩子送外卖?网红“小松”扮外卖员博同情骗流量被行政处罚
- “情况从未如此糟糕”:俄冬季作物减产严重,或加剧通胀
- 幼儿园回应“为羊驼办婚礼家长随礼”:收取一定活动经费,总体还亏钱
- 十几年没通自来水?无锡旺安村用水靠送,村民:盼早点接通
- 征求意见!广州拟立法保护“早茶传承”
- 商务部就美国发布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菲船只蓄意冲撞中国海警船,中方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 “华语流行音乐教父”刘家昌病逝
- 菲船位鲎藤礁海域非法聚集,中国海警: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 “这是2024年的大韩民国吗?”6小时戒严令下的恐惧、混乱与愤怒
- “韩国戒严令”混乱一夜,女子夺枪怒怼韩国特种士兵
- 专访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个性化推送严重弱化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
- “95后”刑侦女警长陈露露,拟任乡镇党委委员
- 越南北南高铁项目时隔14年在国会获批,将“独立自主”修建
- 南昌中院开庭审理一公益诉讼:鄱阳湖边高压线是否威胁候鸟安全成焦点
- 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
- 夜读|一起追琼瑶剧的日子
- 清朗浦江|当外卖骑手成“流量密码”,这个服务站化身为涉企“谣言粉碎机”
- 清朗浦江|当外卖骑手成“流量密码”,这个服务站化身为涉企“谣言粉碎机”
- 湖南湘南监狱成功帮助一名刑满释放聋哑人寻亲回家
- 时间线丨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
- 菲律宾侵闯中国鲎藤礁现场图片公开
- 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
- 告别“杨子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去世
- 韩国6小时紧急戒严背后:无党内协商,在野党9月早有察觉
- 琼瑶生前采访:我最不愿意的就是做卧床不起的老人
- 说好的信鸽飞进前三名就会收购:法院为何认定该承诺不具法律效力
-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被指虐猫,警方介入
- 华中农业大学一学生被指虐猫,警方介入
- 浙大团队发明贴敷式输注贴,有望实现无痛“无线”挂盐水
- “好意同乘”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韩执政党代表要求尹锡悦退党、总统府官员和国防部长官全体辞职
- 美国总统特赦亲友早有先例:克林顿赦免弟弟,特朗普赦免亲家
- 带着孩子送外卖?网红“小松”扮外卖员博同情骗流量被行政处罚
- 韩执政党代表要求尹锡悦退党、总统府官员和国防部长官全体辞职
- “情况从未如此糟糕”:俄冬季作物减产严重,或加剧通胀
- 机构: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11月深圳等4城二手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
- 外交部: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妥协余地,巴拉圭应树立准确认知
- 韩国6个在野党联合提起总统弹劾案,今日下午提交国会
- 上海对滥用人脸识别说“不”
- 尹锡悦发表讲话“根除反国家势力”,李在明:尹锡悦不再是韩国总统
- 尹锡悦发表讲话“根除反国家势力”,李在明:尹锡悦不再是韩国总统
- 时间线丨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解除紧急戒严令
- 紧急戒严令6小时后解除,这一夜韩国发生了什么?
- 台媒:知名作家琼瑶身故,终年86岁
- 贵州从江县发生一起翻船事故,造成8人死亡
- 韩国总统宣布紧急戒严令,白宫称美国并未提前收到通报
- 纪念丨1990年,琼瑶的电视剧时代开始了
- 纪念丨1990年,琼瑶的电视剧时代开始了
- 台媒:知名作家琼瑶身故,终年86岁
- 马上评|国产老剧被AI魔改,可能扭曲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 韩国6个在野党联合提起总统弹劾案,今日下午提交国会
- “华语流行音乐教父”刘家昌病逝
- 外交部答澎湃:独立采集的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样本已运抵中国
- 6岁女孩6小时完赛马拉松?别将违规的不科学行为当成正能量
- 美国总统承诺不算数了?拜登卸任前食言“不干涉司法”将特赦儿子
- 拜登赦免儿子引美国舆论大哗,他为何赦免?又为何能赦免?
- 菲船只蓄意冲撞中国海警船,中方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 连线首尔|分析:尹锡悦为自保“孤注一掷”,反成昏招
- 深圳福彩中心:2.25亿元中奖者已兑奖,纳税超4500万
- 韩国总统办公室室长、首席秘书官集体辞职
- 拜登赦免其子令美国朝野哗然
- 专访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个性化推送严重弱化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
- 清华大学通报学生在外校与他人发生冲突等违纪情况
- 数说单亲妈妈|现实中的“王铁梅”们,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