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蓉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清水一泓,沿渠北上,极大缓解了中部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
数据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765亿立方米,为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上图);参加通水仪式的嘉宾在北京品尝了来自丹江口的水(下图,拼版照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以不同方式提出明确指示,要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库容339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堪称北方用水地区的“大水井”。十年来,为保护好水源,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分别成立“小水滴”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组织和设立“护水员”公益岗位,常态化在丹江口库区开展库面清漂、库边清渣、库岸巡护等工作。
2024年10月28日,丹江口市清漂队队员在库区进行清漂作业。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石鼓镇鞍子垭村志愿者在玉皇顶码头水域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石鼓镇鞍子垭村志愿者在玉皇顶码头水域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
2024年10月28日,清漂员在丹江口水库作业(无人机照片)。
2024年11月28日,清漂志愿者在南阳市淅川县鹳河流域城区段作业。
同时,为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库”,“空、天、地、水”守水防线全方位在丹江口库区筑牢。通过高空卫星、无人机、环库岸线摄像头、地下雨污管网内的监测仪等设备,工作人员能实时监测库岸线安全、非法垂钓、危化品运输等情况,重点排污企业、污水处理厂情况也一目了然。
2024年10月30日,丹江口市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
2024年12月8日,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执法队员在操作无人机。
2024年12月8日,位于丹江口市库区综合执法大队六中队的机巢式无人机准备起飞。
2024年11月28日,在淅川县鹳河流域城区段,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工作人员记录采样水质情况。
2024年11月28日,在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进行水质监测。
保护库区也改变着当地的生产方式,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既保住“产值”,也提升“颜值”。
2024年12月8日,湖北农发(丹江口)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给鱼池放水。品质调控车间内的尾水经过四级沉淀池后排入生态塘净化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2024年12月8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柳林村拍摄的共享牛舍。共享牛舍可以将耕牛集中管理,避免村民将耕牛散养污染水体。
2024年12月8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柳林村拍摄的垃圾分类处和塑料资源回收点。村民可将新旧塑料制品带到此处换成环保生活日用品。
2024年10月27日,在丹江口市拍摄的污水处理厂(无人机照片)。利用光伏电站,厂区通过清洁能源驱动污水处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11月24日在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八仙观村拍摄的茶园(无人机照片)。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在总书记的指引下,人人都是“守井人”已成为库区百姓共识,理念革新、科技赋能,也让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高水平轨道。
2024年3月22日拍摄的丹江口水库(无人机照片)。
2024年11月29日在南阳市淅川县拍摄的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记者:王晔 肖艺九 伍志尊 郝源
编辑:毕晓洋 虞东升 许睿
新华社摄影部、湖北分社、河南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小雪日记·记者手记|20年,就此别过,他们在人海中“向阳而生”
- 逢考必胜!2025年国考笔试今日开考,拟招3.97万人
- “一签多行”“一周一行”将实施,这些人去港澳旅游更方便了
- 2025年度国考今日开考,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兵韬志略|美英澳签署高超武器协议,推动地区军备竞赛升级
- 主播在内蒙古根河身亡,乡政府:车内加热取暖产生有害气体
- 河南商城县通报一副镇长开套牌车打人:已行拘,纪委监委介入
- 逢考必胜!2025年国考笔试今日开考,拟招3.97万人
- 每日收盘丨A股放量上涨:创指涨2.5%,沪深两市成交1.7万亿元,券商、半导体携手走强
-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河南商城县通报一副镇长开套牌车打人:已行拘,纪委监委介入
- 小雪日记·记者手记|20年,就此别过,他们在人海中“向阳而生”
- 货车司机持撬棍喝退尾随女孩的“裸露男”:有人说我傻不趁机带货,女儿的夸奖最让我高兴
- 一博士出版学位论文未经导师同意被索赔4000万,法院判了
- 北京一男子称在袁记云饺用餐时吃出蚯蚓,多人反映有类似遭遇
- 多地出真招亮剑“躺平式”干部:设“蜗牛奖”,罚扣绩效
-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读报丨人民日报“体育强国路这样走”专栏首篇聚焦:湖北网球为什么强
- 深度|确诊感染艾滋20年,他们把艰难的日子过成诗
- 直播丨纪录片《叶尔羌河》视听交响音乐会
- 多地出真招亮剑“躺平式”干部:设“蜗牛奖”,罚扣绩效
- 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群众沿途守候、车辆让行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多地发布“缺席”城乡居民医保案例:放弃医保“好比高速上不系安全带”
- 创始人称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外交部:望有关企业排除政治压力和不良干扰
- 小雪之声|确诊感染艾滋病毒后的20年“苦与乐”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人事时间丨刚毕业的博士能当博导吗
- 小雪之声|确诊感染艾滋病毒后的20年“苦与乐”
- 理解贵州|冬日贵州值得邂逅:用温泉滑雪美食“去班味”,开启疗愈之旅
- 习近平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 大理一奔驰车追尾老年代步车致2死:家属质疑司机逃逸,交警称无证据
- 17岁男孩卖甘蔗照顾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市民包圆儿支持
- 长征十二号火箭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 内蒙古警察枪击案重审三大焦点:“正当防卫”与“故意杀人”之辩
- 17岁男孩卖甘蔗照顾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市民包圆儿支持
-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大理一奔驰车追尾老年代步车致2死:家属质疑司机逃逸,交警称无证据
- 河南信阳一副镇长开套牌车被抓现行后打人?相关部门:套牌属实
- 山东潍坊两起首饰店被抢案件告破,为不同人员所犯
- 和打进UFC的石铭聊会儿:既做中医又练格斗,人生一直有两条线
- 北京一男子称在袁记云饺用餐时吃出蚯蚓,多人反映有类似遭遇
- 直播丨英魂安息!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举行
- 企业领导在工作群对员工“爆粗口”,回应:已读不回,很生气
- 山东潍坊两起首饰店被抢案件告破,为不同人员所犯
- 2025年度国考今日开考,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 大外交|6天3城,李显龙卸任总理后中国首访结束:用较长远角度讨论新中关系
- 清朗浦江|“上海财政紧张向寺庙借款100亿”的谣言是如何炮制的?
- 深度|确诊感染艾滋20年,他们把艰难的日子过成诗
- 光明网:“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是时候直面冲击了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秦歌第一人”吕小平离世,年仅58岁
- 蔚来十年亏损近1000亿元,李斌称接下来两年“生死攸关”
- 12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 17岁男孩卖甘蔗照顾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市民包圆儿支持
- 27岁清华博士毕业生张林峰已任上海交大助理教授、博导
- 美国得州州长连发三项“反华”行政令,外交部回应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货车司机持撬棍喝退尾随女孩的“裸露男”:有人说我傻不趁机带货,女儿的夸奖最让我高兴
- 小雪之声|确诊感染艾滋病毒后的20年“苦与乐”
- 创始人称优衣库不用新疆棉,外交部回应
- “一签多行”“一周一行”将实施,这些人去港澳旅游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