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瑶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
过去4年,在风云跌宕的中美关系中,11月都是关键时刻。
2021年11月,习近平同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此后,两国元首分别在2022年11月和2023年11月举行了巴厘岛会晤、旧金山会晤。
时隔一年,中美元首又一次握手,这次会晤的大背景是,美国刚刚举行了大选,中美关系走向再次受到全球瞩目。
此次会晤中,习近平首先评价了过去4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也开展了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
之后,习近平从两条时间轴出发,回顾总结了中美相处的经验和启示。
从过去4年的短时间轴来看,习近平总结了七点: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要言必信行必果,要平等相待,不能挑战红线底线,要多搞对话合作,要回应人民期待,要展现大国担当。他强调,双方要继续为中美关系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愿同拜登及其继任者为此共同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对方”“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4条红线,不容挑战”“双方应该拉长合作清单,做大合作蛋糕,实现合作共赢”……
七点总结中,有原则,有底线,有方向。
从建交45年来的长时间轴来看,习近平阐释了一个道理:如果两国做伙伴,求同存异,中美关系就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如果把对方当对手,恶性竞争,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
十天前,习近平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致贺电时,同样谈到了这个道理: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又是一个11月,又到一个中美关系的关键时刻。
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习近平谈到了中方发展对美关系的四个“没有变”:
——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
——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
——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
——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个大国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总数占世界近四分之一、贸易额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中美如何相处,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习近平曾深刻指出,“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各自繁荣。”
这次会晤,习近平再次强调,中美要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多为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
下一个4年与45年,中美之间的相处之道,将深刻影响太平洋两岸和整个世界。
- 90后把600万房款投入股市
- 张咪自曝第三次患癌将切掉半个舌头
- 深圳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 周润发已满头白发
- 球迷穿日本球衣被追骂汉奸
- 男星汪建民眼角膜捐献已完成
- 前国脚:主场作战打出精神面貌
- 厦门降雨或将持续至国足开赛
- 依法严厉打击,让偷拍者“无孔可入”
- 夫妻花19万去南极想睡一间房被拒
- 张咪自曝第三次患癌将切掉半个舌头
- A股大涨沪指3300点失而复得
- 邓超说演员像剑客一样
- 上海网红餐厅被曝用亚硝酸盐
- 中国消费者开始拥抱俄货
- 赛前球迷拉横幅力挺武磊
- 塞尔维亚文物钟楼遭中文涂鸦
- 球迷穿日本球衣被追骂汉奸
- 北海大量海水灌入市区街道
- 男星汪建民眼角膜捐献已完成
- 日本首发11人全部效力欧洲球队
- 佩斯科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将访问印度
- 最高检:对危害校园安全犯罪零容忍
- 60位离婚律师一起看再见爱人
- 赵薇公司被强制执行14177元
- 国足近5年首次攻破日本球门
- 广州将在全市收购90平以下存量房
- #国足比日本队差在哪里#
- 昔日500亿独角兽柔宇科技被宣告破产
- 安徽一工地挖出500斤石兽首
- 伊万:国足队员配得上掌声
- 普京批准俄新版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
- 三亚或出现海水倒灌
- 范志毅看国足比赛吸上氧了
- 老太贷200万给“靳东”拍戏
-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 张若昀说好东西是今年最牛华语片
-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 拜登下榻酒店对面轮播中企广告
- 赛前球迷拉横幅力挺武磊
- 老太贷200万给“靳东”拍戏
- 邓超说演员像剑客一样
- 麻辣烫在国外火了
- 国足发布文明观赛倡议书
- 引领中巴勇做破风者和逐浪者
- A股大涨沪指3300点失而复得
- 正式确诊衣领综合征
- 日本主帅:中国队和0比7时完全不同
- 国足将战日本球迷加油助威
- 孔子原来不姓孔到底姓什么
- 赛后球迷摇旗高喊继续战斗
- 国足将战日本球迷加油助威
- 冰墩墩变身蛇墩墩
- 周润发已满头白发
- 2岁男童下楼买糖时被人拐走
- 引领中巴勇做破风者和逐浪者
- 上海网红餐厅被曝用亚硝酸盐
- 钟睒睒说永远不会做直播带货
- 泰森16分钟挣了梅西一年的收入
- 张馨予发文分享告黑后续
- 孔子原来不姓孔到底姓什么
- 上海颁发首批无人驾驶车牌?谣言
- 孔子原来不姓孔到底姓什么
- 90后把600万房款投入股市
- 《小巷人家》李一鸣的坚韧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