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曼
12月4日,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2024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正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习近平总书记生动比喻:“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这就是我们说的改革和法治是两个轮子的含义。”
△2024年10月2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个多月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阐明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抓好改革落实提供重要方法指导、实践指南。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一般而言,改革是“破”,法治是“立”。如何做到二者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的公园景观
水清岸绿、鱼跃鸟飞,长江流域美景回归。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依法治江进入新阶段。如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
南海之滨,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法治之力推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法治为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保驾护航,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治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
△2024年5月3日,游客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参观。
以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推动我国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文物保护成效彰显。
同时,文物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通过修订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提升文物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推进实现文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治支撑。
今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一系列新经验新做法写入法律,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改革势如破竹,法治固本强基。
推行员额制改革,让司法力量集中到办案一线;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全覆盖” ;公安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新时代以来,一系列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法治领域改革破局前行。
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要求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和改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山东青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宣传展板
2018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高票表决通过。
“宪法是人民的宪法,宪法修改要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从宪法修改工作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要求,必须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首轮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外人士共提出2639条修改意见。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到人民团体,从党员干部到党外人士,各方一同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宪法更加适应时代需要,回应人民呼声。
今年5月,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当有学者发言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时,习近平总书记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将“国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等明确写入法条,回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改革,大潮奔涌;法治,固本强基。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齐头并进,改革在法治护航下更加有力,法治在改革推动中更加健全,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中国向联合国交存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和海图
- 越南北南高铁项目时隔14年在国会获批,将“独立自主”修建
- 美国总统承诺不算数了?拜登卸任前食言“不干涉司法”将特赦儿子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妄图“以武谋独”只会让台湾兵凶战危、自取灭亡
- 2024上海马拉松鸣枪起跑,正式踏上冲击大满贯赛事之路
- 小雪日记·记者手记|20年,就此别过,他们在人海中“向阳而生”
- 逢考必胜!2025年国考笔试今日开考,拟招3.97万人
- 马上评丨“不刷脸为原则”:治理滥用刷脸的“上海经验”
-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8起特大跨境电诈犯罪案件
- 新型离岸贸易:数字文明时代的外贸新业态
- 南宁一消费者在速冻水饺中吃出烟头?思念水饺回应
- 日本首相石破茂所乘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石破茂未受伤
- 越南北南高铁项目时隔14年在国会获批,将“独立自主”修建
- 基层“减负”,如何防止新“形式主义”?
- 逢考必胜!2025年国考笔试今日开考,拟招3.97万人
- 超250万人参加国考,年轻人考公看重什么?
- 美批准3.85亿美元对台军售,国防部:民进党当局最终只能自取灭亡
- 存款利率调整兜底条款针对少数企业和机构作出规范,老百姓存款利率不受影响
- 机构: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11月深圳等4城二手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
- 2024年12月1日《新闻联播》
- 外交部回应赖清德“过境”美国: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 6岁女孩6小时完赛马拉松?别将违规的不科学行为当成正能量
- 男子伙同情妇虐待2岁女儿致死案3天后再开庭,或当庭宣判
- “95后”刑侦女警长陈露露,拟任乡镇党委委员
- 2岁孩子将电池放嘴里咬发生爆炸,云南医生完整取出碎屑
- “95后”刑侦女警长陈露露,拟任乡镇党委委员
- 马上评丨“不刷脸为原则”:治理滥用刷脸的“上海经验”
- 上海对滥用人脸识别说“不”
- 清朗浦江|当外卖骑手成“流量密码”,这个服务站化身为涉企“谣言粉碎机”
- 机构: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稳”,11月深圳等4城二手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
- 2024上海马拉松鸣枪起跑,正式踏上冲击大满贯赛事之路
- 马上评|国产老剧被AI魔改,可能扭曲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 贵州从江县发生一起翻船事故,造成8人死亡
- 中国互联网协会: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 12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 中国经济新动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关键是硬化预算约束
- 直播丨走进天宁寺塔,开启“云游安阳”寻古记!
- 日产汽车生存时间仅剩14个月?本田被曝有意于雷诺日产联盟
- 野猪伤人毁物背后:反向的生态失衡,人与动物的关系亟待审视
- 华为第五“界”来了?广汽宣布牵手华为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品牌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去世
- 世界各地跑者齐聚上马:城市很干净,跑步热情很疯狂
- 中方回应立陶宛要求我外交人员限期离境:立即停止为中立关系制造困难
- 长征十二号火箭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 数说单亲妈妈|现实中的“王铁梅”们,过得怎么样?
- 外交部: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妥协余地,巴拉圭应树立准确认知
- 世界各地跑者齐聚上马:城市很干净,跑步热情很疯狂
- 超250万人参加国考,年轻人考公看重什么?
- 河北遵化市委书记杨绍华信息从市政府官网撤下
- “好意同乘”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日产汽车生存时间仅剩14个月?本田被曝有意于雷诺日产联盟
- 菲船位鲎藤礁海域非法聚集,中国海警: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 菲律宾侵闯中国鲎藤礁现场图片公开
- 6岁女孩6小时完赛马拉松?别将违规的不科学行为当成正能量
- 小雪日记·记者手记|20年,就此别过,他们在人海中“向阳而生”
- 河南三门峡回应山体滑塌致铁路线路被埋:系自然滑塌
- 拜登赦免其子令美国朝野哗然
- 车辆年检每次都被当成“盗抢嫌疑车”,检测公司改进服务难么
- 在哈尔滨至亚布力、雪乡途中强迫交易,3名导游获刑7个月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去世
- 国防部回应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例行项目,不针对第三方
- 清朗浦江|当外卖骑手成“流量密码”,这个服务站化身为涉企“谣言粉碎机”
- 历史上的今天|1886年12月1日,朱德元帅诞辰
- 幼儿园回应“为羊驼办婚礼家长随礼”:收取一定活动经费,总体还亏钱
- 马上评丨“不刷脸为原则”:治理滥用刷脸的“上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