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槐
“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峡工程是等量齐观的。”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南水北调,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间,工程累计调水量已突破760亿立方米,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
(2021年5月,总书记在丹江口水库考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留下殷殷嘱托。一杯清澈的南水、一片重要的山林、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封真挚的回信,都见证着总书记对这一世纪工程的牵挂。
通水十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水下的故乡》摄制组从北向南,逆流而下,1432公里的旅途,50米的下潜深度,去探秘南水源头,去揭开通水十年的山水答卷。
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淅川考察丹江口水库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时,察看现场取水水样)
过去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端详南水——
一次是2020年11月,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总书记拿起一个装着水样的量杯仔细察看,问道:“从你们这次抽样看,这里的水质怎么样?”
“现场检测,达到了地表水二类标准。”工作人员回答。
他叮嘱:“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一次是2021年5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
在乘船考察时,总书记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水龙头’水质不错!”
(陶岔渠首)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库水位高程达到160米。14时32分,“水龙头”陶岔渠首1、3号闸门打开,霎时间,清澈的丹江水喷涌而出,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总书记关心南水北调。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破解了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的问题,让一股股南水一路北上,解决了上亿人的喝水、用水问题。
总书记更关心大家用的水,好不好、清不清。
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时,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
2021年考察丹江口水库,他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丹江口水库)
这一杯清澈的南水,来之不易。
早在通水前,沿线各省就按照“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拆除河岸网箱,淘汰造纸化工、黄姜生产等排放不达标企业,建立垃圾、污水处理站,搭建起数字化护水防线,让一个个水质考核断面达标。
通水后,护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水源地湖北十堰为例,随着《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护水的责任面,从大江大河大动脉,扩展到如毛细血管一般密布在广袤乡村的小流域。
一条条小河的“净”,最终确保了大河的“清”。今年上半年,湖北十堰所辖的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工作汇报时强调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
南水北调,让1亿人喝上了好水。但南水北调并不只是水的事。
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的根本目标其实是修复环境——改善和修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在保证调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调水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4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前夕,配套工程北京团城湖调节池迎来了种树人习近平。在那里,他接连种下了6棵树,植树结束,还向工程负责人了解了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与保护等问题。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团城湖调节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人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则在山林。沿着丹江口水库往上游走,是一片重要的山林——“中央水塔”秦岭。长江和黄河的重要支流,如嘉陵江、汉江、渭河等,都发源于此。
曾几何时,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如一块块疮疤,蚕食着秦岭的绿色。“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4年间作出6次重要指示批示。
一场秦岭保卫战就此打响!2018年7月,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的1100多栋违建别墅被依法拆除,秦岭北麓重新复绿。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调研)
2021年5月,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了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他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听取工作汇报后,又一次强调,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搞好动态排查整治,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牢记嘱托,加强动态排查整治,强化水源地保护。在水源地湖北丹江口,当地已构建起集水质监测、“天眼”护岸、重点企业排水监管、环库隔离、地下雨污管巡检、在线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全方位筑牢护水防线,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丹江口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
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水北调移民村邹庄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
2014年12月,当大家沉浸在世纪工程通水的喜悦中,总书记还挂念着另一群人。
十多天后,在2015年新年贺词里,全国人民都听到了他温暖的问候: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
通水的背后,有湖北、河南库区人民的贡献。40多万移民扒掉了自家房子,锯倒了院子里的老树,卖掉了一手养大的鱼羊,带着对故乡的千般不舍,奔赴了未知的新生活。
总书记的话,成了他们遇到困难、不安彷徨时的定心石。后来,这句话被刻在了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的背面,写在了无数个移民村的墙上。
“这就是信心,哪怕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从头再来,也能活下来,而且会生活得更好的信心。”十堰外迁移民涂德利说。为了南水北调,老涂家搬了两次,如今家里的孩子学驾照、学财会、考资格证,有的还成了龙头粮油企业的“元老级”员工,一家人越过越好。
(涂德利全家福,前排右一为涂德利)
让移民们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心愿。2021年5月13日,总书记来到河南淅川的移民村邹庄村,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离开村子时,他深情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在河南,邹庄村利用移民资金建起了果蔬园,300多名村民喜上新岗,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在湖北,被誉为“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第一户”的王瑞权,在丹江口市里开了一家物业公司,干得风生水起;渔民洪胜慧探索岸上养鱼,养殖技术已经换了三代,十个人养鱼,年产就能达到千万元……移民就像是中国大地上是最坚韧的一捧捧种子,撒落在哪里,就从哪里重新发芽。十年春去秋来,如今已亭亭如盖。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
——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
2024年,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给总书记写信,把护水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的消息,告诉了总书记。
总书记收到信后,很欣慰。他在回信里说——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丹江口大坝)
护水,为什么要人人尽责?
以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为例,这座亚洲最大的人造湖泊,水面达到了1022.75平方公里,总库容可达290.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人有近20吨水存放于此,就算只按京津冀豫四省市1.08亿人来算,每位丹江口人也要担负着守护近300人水源的任务。再加上沿线一千多公里的调水,无数的配套工程。伟大工程如果想永续利用下去,确实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做到人人尽责。
节水,为什么要久久为功?
“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更何况,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少水的国家,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
2020年11月,总书记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强调,北方地区不能因为有了南水北调这样的调水工程就随意用水,搞大水漫灌,搞不符合地区实际的城市扩张。
2021年5月,河南南阳之行,他再次强调: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
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一场更广泛的节水运动在全国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守护南水北调之中。
在湖北丹江口,40万“小水滴”汇聚成守水护水的汪洋大海,践行着“守井人”的铮铮誓言。以黄龙滩电厂为代表的企业,推动厂区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电能替代,在履行好“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同时,带动全社会节水、节能。
(国网湖北黄龙滩电厂护水志愿者)
在河南淅川,2400多名护水队员和3300多名护林员,以山为伴、与水共舞,种下片片绿林,守好汩汩清流。
在河北白洋淀,“鸟叔”韩战桥4年时间救助了100多只鸟,带动了一大批人行动起来,呵护白洋淀水环境。
在北京妫水河边,“环保奶奶”贺玉凤每天弯腰几十次,28年时间回收了超过40万个空瓶,用心用情守护一江碧水。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数据显示,通水十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Ⅰ类。主要入库河流的水质明显稳中向好,水质Ⅰ类的河流占比持续上升。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通水十年间,湖北和沿线各省一起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推动后续工程,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这一泓清水。未来,荆楚大地必将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让伟大工程永续利用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梁延 康耀方
统筹:罗峰 杨晓
编辑:苏逸冰 邹敏
美编:王思思 邱方蕾
- 兵韬志略|美英澳签署高超武器协议,推动地区军备竞赛升级
- 大理一奔驰车追尾老年代步车致2死:家属质疑司机逃逸,交警称无证据
- 长征十二号火箭在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
- 家属称孩子被未拴绳罗威纳撕咬狗主未现身,警方:已介入
- 小雪日记·记者手记|20年,就此别过,他们在人海中“向阳而生”
-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8起特大跨境电诈犯罪案件
- 外交部:一个中国原则没有妥协余地,巴拉圭应树立准确认知
- 菲船位鲎藤礁海域非法聚集,中国海警: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 澎湃AI晚新闻丨2024年12月1日
- 澎湃AI早新闻丨2024年12月1日
- 每日收盘丨A股放量上涨:创指涨2.5%,沪深两市成交1.7万亿元,券商、半导体携手走强
- 超250万人参加国考,年轻人考公看重什么?
-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学生为何不服气?
- 华为第五“界”来了?广汽宣布牵手华为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车品牌
- 国台办:坚决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过境”美国
- 世界各地跑者齐聚上马:城市很干净,跑步热情很疯狂
-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学生为何不服气?
- “好意同乘”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清朗浦江|“上海财政紧张向寺庙借款100亿”的谣言是如何炮制的?
- 向完成全年目标发起冲刺,11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宁波一五金加工厂负责人被控造枪获刑15年,二审上诉中
- 《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硬控”“班味”等上榜
- 国防部回应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例行项目,不针对第三方
-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学生为何不服气?
- “好意同乘”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澎湃AI晚新闻丨2024年11月30日
- 在哈尔滨至亚布力、雪乡途中强迫交易,3名导游获刑7个月
- 澎湃AI早新闻丨2024年12月2日
- 家属称孩子被未拴绳罗威纳撕咬狗主未现身,警方:已介入
- 雪天限定!男子带雪橇犬拉雪橇接儿子放学
- 澎湃AI晚新闻丨2024年12月1日
- 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澎湃AI早新闻丨2024年12月1日
- 山东潍坊两起首饰店被抢案件告破,为不同人员所犯
- 日本首相:愿与中国进行各层面沟通
- 澎湃AI晚新闻丨2024年11月30日
- 清华大学通报学生在外校与他人发生冲突等违纪情况
- 全球前瞻|德国外长今起访华,TikTok在美“不卖就禁”案将宣判
- 拜登赦免儿子引美国舆论大哗,他为何赦免?又为何能赦免?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妄图“以武谋独”只会让台湾兵凶战危、自取灭亡
- 大理一奔驰车追尾老年代步车致2死:家属质疑司机逃逸,交警称无证据
- 河南信阳一副镇长开套牌车被抓现行后打人?相关部门:套牌属实
- 光明网:“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是时候直面冲击了
- 菲船位鲎藤礁海域非法聚集,中国海警: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 河南三门峡回应山体滑塌致铁路线路被埋:系自然滑塌
- 11月新势力冲刺收官赛:理想、鸿蒙智行稳坐前二,零跑单月交付首超4万辆
- 扫雪与奖学金挂钩,学生为何不服气?
- 人民热评:“优衣库事件”宜冷眼静观
- “好意同乘”出事故责任如何划分?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澎湃AI晚新闻丨2024年12月1日
- 南昌中院开庭审理一公益诉讼:鄱阳湖边高压线是否威胁候鸟安全成焦点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子荣扮演者童祥苓去世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妄图“以武谋独”只会让台湾兵凶战危、自取灭亡
- 2岁孩子将电池放嘴里咬发生爆炸,云南医生完整取出碎屑
- 女子在中医诊所接受治疗时遭遇性侵,医生涉嫌强奸被刑拘
- 《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硬控”“班味”等上榜
- 澎湃AI晚新闻丨2024年11月30日
- 直播丨冬日暖阳下,看大熊猫“花式”晒太阳
- 从油气到电力,国家能源局换帅折射中国能源发展核心任务之变
- 北京一男子称在袁记云饺用餐时吃出蚯蚓,多人反映有类似遭遇
- 2岁孩子将电池放嘴里咬发生爆炸,云南医生完整取出碎屑
- 四川一村民家中遭黑熊袭击,妻子重伤丈夫持斧击杀黑熊
- 2岁孩子将电池放嘴里咬发生爆炸,云南医生完整取出碎屑
- 美总统拜登赦免其子,特朗普发文:滥用权力
- 人民热评:“优衣库事件”宜冷眼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