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怜风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APEC时间展现的中国智慧
时间:2024-11-23 09:28:17来源:黄南新闻网责任编辑:怜风

怜风

  秘鲁利马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连续发表两篇重要讲话。一篇是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一篇是当地时间11月16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阐述国际形势、纵论时代潮流、指引前进方向……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以高瞻远瞩的宽广视野,运用中国智慧回应亚太各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力量。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通”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虽然遭遇过逆风和回头浪,但其发展大势从未改变。”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以各种名目阻碍经济合作,执意将相互依存的世界割裂开来,是开历史倒车。”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当今世界,人类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步伐不可阻挡,经济全球化、各国发展利益交融相通既是客观现实,更是历史演进大势。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冷战结束前夕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逐渐勃兴之时,一直以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己任。当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亚太大家庭何去何从,考验着政治家的胸襟和智慧。

  “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不能走少数国家独占霸权的老路”“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参与方共同打造陆海联动和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网络”……利马会议期间,响亮的中国声音、鲜明的中国态度,引发各方共鸣。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太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放眼未来,亚太要继续做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

  江海奔涌,风急浪高,各方都在同一艘船上。只有践行开放联通精神,太平洋才能变为促进繁荣增长的通途。

  (二)“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2014年11月在北京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用这句话,传递中国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信念与决心,呼吁亚太各方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十年间,中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1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此次利马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守正创新,擦亮开放亚太、包容亚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绿色亚太、数字亚太的新招牌。

  “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作用,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要着力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两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都专门强调“创新”。

  惟进取也,故日新。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一个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中国,将为亚太和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新机遇。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习近平主席同其他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合影。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三)“共”

  习近平主席的两篇重要讲话,分别以《把握时代大势 共促世界繁荣》和《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亚太发展》为题。“共”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词。

  宽广的太平洋是亚太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越是面对风浪挑战,越需要各方同舟共济、合力应对。

  “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不断提升‘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共同做大并分好经济发展‘蛋糕’,让更多经济体、更多民众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主席与会期间反复强调“共”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主席同出席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多位外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其中,既有“志同道合”,也有“求同存异”。

  世界各国文化传统、发展道路、利益关切等千差万别,存在分歧在所难免。中国古人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拉美也有句谚语,“唯有益天下,方可惠本国”。面对形形色色的全球性挑战,关键是看到共同利益、开展共同行动。

  “共同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开放的区域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一个“共”字,充分展现“计天下利”的中国胸怀、中国气度。

  (四)“远”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擘画亚太合作远景蓝图、引领全球治理变革方向。

  当前,无论是在亚太还是在全球层面,人们都面临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何看待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把握前进航向?穿透迷雾的远见,至关重要。

  “古老文明的深厚积淀,赋予中秘两国智慧和胸怀,让我们能够看清历史前进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秘鲁纳斯卡文明的巨大地画,身在其中者迷,唯有居高者方能窥其全貌”……习近平主席此次秘鲁之行,“文明”是一个关键词。之所以强调“文明”,正是因其让人以历史眼光看待当下、判断未来。

  抵达利马前夕,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坚持登高望远,从历史长周期把握世界大势,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唯有拿起历史的望远镜,才能够从容把握世界大势,坚定作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的正确选择。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习近平主席的利马APEC时间,彰显着中国智慧的影响力、引领力、塑造力,书写下新时代中国同亚太各方携手应对挑战、共创和合共生美好未来的崭新篇章。

  策划:倪四义、张晓松、韩墨

  主笔:杨依军、温馨

  视觉:包昱涵、胡了然

  新华社国内部、国际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2017版权所有